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4552字11图,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1_ 韩国泡菜_
前几天无意看到韩国小学生午餐晒图,这个韩国小学生午餐图片让我“大开眼界”。
在这一张张看上去色彩丰富的图片里,全是咸菜泡菜的腌制品。我完全无法理解给小学生提供这样的食品居然也堂而皇之拿出来炫耀的目的何在?难道让孩子们稚嫩的肠胃提前经历大量亚硝酸盐的腐蚀也是一件好事吗?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韩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这与韩国人喜爱泡菜绝对有密切的联系。
(来源:澎湃网)
现在问题来了,韩国人为什么喜爱泡菜?
原因很简单,撇开文化、传统的因素不谈,韩国人酷爱泡菜主要还是新鲜蔬菜供应相对匮乏,导致韩国人只能选择泡菜这种可以长期保存的腌制品。
2017年韩国人均蔬菜消费量是197公斤,而同期中国人均蔬菜消费量是377公斤,14亿人口的中国蔬菜人均消费差不多是韩国的2倍!
韩国是东亚发达国家,人均GDP是我们的3倍,为什么人均蔬菜消费量却远逊色于中国?
2_ 菜篮子工程_
今天给大家讲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这段历史可能年龄较大的读者多少也有耳闻,这就是中国政府推动的菜篮子工程。
这个菜篮子工程时间跨度长达32年,在历届政府不懈的努力下,中国才从一个蔬菜匮乏的国家一跃成全球蔬菜最丰富的国家,32年艰辛努力取得辉煌的成就——人均蔬菜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
上个世纪80-90年代,蔬菜供应是困扰北方地区居民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在那个时期,一到冬季家家户户都开始囤积白菜与萝卜,一楼住户挖地窖囤积,二楼以上住户就将白菜堆积在阴暗的角落里(或者楼道里),房间堆不下就将白菜(或者萝卜)做成腌白菜(或者腌萝卜)。
整个冬天,北方居民就靠这些囤积的白菜与萝卜生活,因为蔬菜品种实在太单一,所以那时人们发明出各种方法来囤积其他品种的蔬菜。
比较典型就是将西红柿熬成酱,装进玻璃瓶中密封保存,这种方法扩散之后让玻璃瓶成为抢手货,甚至医院里输液后的吊瓶也被无数人争抢。
为了解决北方居民蔬菜匮乏的问题,1988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菜篮子工程。
所谓菜篮子工程就是由中央统一部署,地方由市长直接负责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工程。
3_ 大棚种植_
在北方地区,菜篮子工程首先是生产环节,为了解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种植的问题,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到大棚种植就不得不提一位山东的农民——王乐义,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中国冬暖式大棚蔬菜创始人。1978年王乐义在担任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之后,就带领村民探索蔬菜大棚种植技术。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东地区就有零星盖塑料薄膜的蔬菜大棚——但是这种塑料大棚是需要“烧煤加温”的大棚。这种棚子低矮、窄小,只能种些叶菜,效率很低,最关键的是浪费能源,一个大棚冬天要烧5吨多煤。
为了提高大棚种植的效率,王乐义从1988年开始,带着村干部到辽宁、北京、河北等地学习求教,同时根据本村的自然条件反复试验,不仅熟练掌握了大棚技术,而且对大棚进行了大胆改革,终于发明出不需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
建大棚投资大,多数村里人开始不相信仅靠日光就能种植的大棚。王乐义和16位村民冒着风险带头建起17个示范棚。几个月后,黄瓜大棚获得成功,第一批越冬黄瓜上市了,各地菜商赶来高价抢购,三元朱村出了首批万元户。
第二年不用动员,全村一下子上了180多个大棚。王乐义的“冬暖式蔬菜大棚”由此横空出世,带动了中国的一场“菜篮子革命”。
4_ 四个阶段_
大棚种植只是解决了蔬菜生产的问题,但是蔬菜采摘后存活时效太短,如何将新鲜蔬菜从农田快速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菜篮子工程主要就是建设这个供应链体系。
中国菜篮子工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88年到1993年底。
这个阶段首先提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也就是由中央统筹,地方打造菜篮子供应链体系。
从1988年到1993年花了5年时间,全国建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初步形成了地方农产品自给自足的供应体系。
这个阶段虽然初步完成菜篮子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但是农产品供应链还主要局限于当地,另外部分地区农产品存在农药超标比较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从1993年到1999年底。
这个阶段就是将菜篮子工程范围扩大,构造全国一盘棋的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1995年,农业部公布了全国23家首批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同年,农业部实施了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联网。到同年9月,该信息网已与28个大、中城市和主产区的33个批发市场联网。
1997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约4000家。到1999年底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连接全国各地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稳定的“菜篮子”市场体系。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到2009年底。
这一时期进入菜篮子快速发展,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的阶段。1999年9月,全国有10大城市召开了第十二次菜篮子工程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议,会上正式提出,国内菜篮子的供求形势从长期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
2001年4月,农业部开始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强行推广至全国,在农村建立了大规模无公害建设基地。从2001年到2009年底,我国基本进入无公害产品时期,一些大城市农产品实现无公害时间更早一些,比如北京早在2005年就宣布96%肉类、蔬菜类和蔬果类农副产品无公害。
第四个阶段就是从2010年初中央1号文件开始到当下。
这个阶段中央一号文件年年聚焦三农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理顺农业生产体制,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简单的说,菜篮子工程4个阶段大致就是这样的过程——
首先是推广大棚种植,建立地区供应链体系,就地解决菜篮子供应问题;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发现大城市周边动用太多的耕地种植蔬菜性价比太低(或者也可以认为大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土地需求太大),于是就建立全国性的统一供应链,以全国一盘棋的思路统一调拨各个地区的蔬菜供应问题。
按:以北京为例,1978年北京辖区蔬菜种植面积84万亩,2002年增长到172.5万亩,差不多翻了一倍,但是2002年后北京蔬菜种植面积年年下降,2014年蔬菜种植面积又降为85万亩,基本回到1978年的水平。
目前北京市蔬菜供应本地蔬菜占比不到10%,河北、山东、辽宁、海南蔬菜才是北京老百姓餐桌上蔬菜供应的主力。
我们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宏大的工程,其实中国还存在大规模的南菜北调、西菜东输的普遍现象。
比如北京、天津、华东、华南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蔬菜就是净流入地区,而河北、山西、山东、东北、海南、西北、西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就是蔬菜净流出地区。
看着各地区蔬菜流动地图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中国确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一旦分裂,别的不说至少蔬菜价格就会出现暴涨暴跌——经济发达地区蔬菜价格暴涨,经济不发达地区蔬菜价格暴跌。
中国菜篮子工程能构建全国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得益于最近几十年我们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有了发达便捷的交通路网,让我们建设出全球领先的物流网,农产品结合物流网,让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冠绝全球。
等到全国性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形成之后——也就是蔬菜短缺问题解决之后,又开始抓蔬菜质量的问题,在流通环节狠抓蔬菜质量检测,在生产环节大规模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双管齐下,总算解决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的问题。
简单总结一下,我国菜篮子工程大致就是这样的路线——
解决短缺→四季常新→注重质量→吃得放心→标准化生产
按:中国菜篮子工程不仅仅只是针对蔬菜这个品种,是涵盖肉、蛋、鱼、菜、果等系列农产品供应的一个巨大的工程。本文主要聚焦蔬菜供应,其余肉、蛋、鱼农产品就不展开了——其实,中国淡水鱼养殖也是一个很逆天的奇迹,中国每年养殖水产产能超过5000万吨,全球占比超过60%。
经过中国政府长达32年不懈努力,菜篮子工程终于结出丰硕的成果。
5_ 烂牌打出王炸_
中国耕地面积只占全球7%,人口却高达14亿,占全球人口20%,2019年中国人均GDP才达到1万美元,大致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排名70位左右,基本资源就是这个现状,但是中国人民食物消费水平却非常高。
2017年东亚三国人均食物消耗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人均蔬菜、水果、鸡蛋消耗量都超过了韩国与日本,只有人均水产消耗量低于日韩,肉类消耗量低于韩国,高于日本。
而中国有14亿人口,日本只有1亿多,韩国5000万,日本人均GDP是我们的5倍,韩国人均GDP是我们的3倍!
按:日本人均蔬菜、水果、肉类消耗量低于韩国是因为日本对农产品进口设置了很高的门槛,韩国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相对要少得多。
比如韩国90%泡菜来源于山东省平度县,平度县泡菜生产企业对韩国天气旱涝情况了若指掌,根据这些气候数据为本地蔬菜种植提供大数据参考。
产能不足甚至从全国其他地区购买大白菜,制作成泡菜出口韩国,所以别看韩国人将泡菜文化吹上了天,其实掌握韩国泡菜命脉的是隔壁邻居中国的一个县城。
也许只与日韩比较大家缺乏直观的感觉,我们把中国食物消耗水平放到全球范围内比较就是这样数据(2012年的数据):
谷物人均消费(Kg):中国:152、发达国家:131、发展中国家:
156;蔬菜人均消费(Kg):中国:377、发达国家:115、发展中国家:118;肉类人均消费(Kg):中国:60、发达国家:80、发展中国家:28;鸡蛋人均消费(Kg):中国:22、发达国家:12、发展中国家:
7;海鱼人均消费(Kg):中国:26、发达国家:23、发展中国家:13;淡水鱼人均消费(Kg):中国:12、发达国家:2、发展中国家:
5;牛奶人均消费(Kg):中国:30、发达国家:294、发展中国家:81
水果人均消费(Kg):中国:97、发达国家:86发展中国家:55;
中国食物消耗量中蔬菜、水果全球第一,其余大部分指标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牛奶消耗量低一些,这与中国人体质对乳糖耐受力较差有关,另外就是肉类消耗量略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按:1月22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如何通过从菜单上撤下肉类来改变世界》。
在这篇文章里,每年人均肉类消耗量高达120公斤的美国作者大言不惭的提出,每年人均肉类消耗量只有63公斤的中国人(2019年数据)应该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来为全球碳排放做贡献。在美国人眼里,大概中国人属于没有资格吃肉的低等民族吧。
对比上述数据,再结合我们的基本资源条件与人口规模,是不是有点一副烂牌却打出王炸的效果?
正因为中国食物供应丰富、营养均衡,所以——
(来源:中国青年报)
6_ 政府的努力_
中国食物消耗水平取得如此出色的成就离不开中国政府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回头看看西方国家搞多党制轮流执政是根本不可能将一项民生工程贯穿到几十年的时间里执行。
以美国为例,奥巴马上台搞一套,川普上台后全盘否定奥巴马政治遗产另搞一套,然后拜登上台又废掉川普的政治遗产再搞一套——如此循环反复,西方政治制度如同一个拳击赛表演,除了能观赏娱乐,实际意义并不大。
而我们则是一场接力赛——几届班子轮流接力,数十年艰苦奋斗,久久为功,才有今天菜篮子工程的伟大成就!正是因为我们菜篮子工程基础扎实,所以即使今年爆发新冠疫情,全国各地也能保持农产品供应充足。
其实细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府开展的民生工程还有很多——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防沙育林工程、希望工程、覆盖西北地区雨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农合、扶贫攻坚工程……
每一项工程贯穿时间都以十年以上计;
每一项工程都惠及千家万户;
所以,我们生活里看起来很平常的事物——也许是一盘青椒肉丝,或者是一份拍黄瓜,在其它国家可能就是一种奢侈品。
至少,人均GDP是中国3倍的韩国,他们只能面对一盆子五颜六色的亚硝酸盐;
而在中国,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季,我们都有肉、有菜,有新鲜,有健康!
相关阅读:
2.这个国家正在一天天变得更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QxNTY1Mw==&mid=2247485723&idx=1&sn=8dc7e2213f44ed969e8c64b0a08473c3&chksm=fe3fdb51c9485247a8d5f69450e1c1682b2209206a59da4761aab2c7cfbddb1b7facbfe54b78&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QxNTY1Mw==&mid=2247497244&idx=1&sn=faf453c0b486d1f7eb12cb8326a91bb2&chksm=fe3c2456c94bad4086fc514f6d234e16340308252e0b75928b311b8d8af68e3370e0272727ed&scene=2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