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要不要囤粮: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怎么做到的?


5691字17图,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文章首发于猫哥的视界(MAOGESHIJUE),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上周有粉丝问我:要不要囤粮?当时我很奇怪,为啥他会有这样的念头?然后他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什么疫情导致粮食危机,全球性大萧条,美国为了转移矛盾可能发动对外战争等等。

对于他的这些想法我很不以为然,在我看来,疫情导致某些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是可能的,但是中国爆发粮食危机绝无可能——因为我太了解中国为了粮食安全所付出的巨大的努力,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坚如磐石。

所以,我简单地给他讲了讲没必要恐慌的理由,就结束了聊天。

几天后,我突然看到新闻——真有很多人跑到超市去抢购粮食,一度把某些超市的粮食买空了!

(来源:网易网)

很快,官方出来回应这个问题了。

(来源:人民日报)

官方的回应基本都是数据说话,说服力很强。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大丰收,年产粮食6.5亿吨以上,主粮供给率超过98%;

——我国进口大米、小麦在粮食总供给中占比低于2%,主要是改善型消费;

——我国目前拥有粮食储备非常充足,水稻储存有1.2亿吨,小麦储存有1.4亿吨,光是储存粮食就足够全国人民吃一年。

以上数据足以说明,不管外界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哪怕全球所有的粮食出口国都禁止粮食出口,中国老百姓也不可能饿肚子。

什么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就是!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一个人均耕地只有1.5亩的14亿人口大国,是怎么做到粮食安全的?

1_  18亿亩耕地红线_

中国疆域面积高达960万平方公里,看上去地大物博,其实有效土地资源非常紧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来源:新浪网)

请注意这条著名的400毫米降雨线,它将我们国土一分为二,理论上只有每年降雨量超过400毫米的地区才能进行农业种植,才适宜人口居住,才能进行工业生产。

所以,我们90%+人口、90%+的耕地、90%+的工厂目前都集中在400毫米降雨线以南的地区。就这么大点地方要分解为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巨大的矛盾与冲突。

2006年,在房地产行业狂飙猛进的时候,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

这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的由来。

这是一个经过精心测算的耕地指标,在预估了农业科技水平发展以及未来人口增长水平之后,为了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的一个耕地红线指标。

这个指标提出之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且承受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巨大冲击。

第一个跳出来公开反对18亿耕地红线的就是公知的领袖——某茅姓经济学家。

(来源:凤凰网)

茅专家的观点是,第一,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而不是用行政命令人为设定耕地指标;第二,如果中国粮食有缺口,完全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

茅专家的市场决定论在当时很有影响力,在茅之后自由派经济学家以及公知一拥而上,纷纷抨击18亿亩耕地红线。更有别有用心者,将房价高涨的根源归结于这个18亿亩耕地红线,企图煽动民意来左右决策。

台上舆论汹涌,台下更是暗流涌动。

国内有一些地方官员希望突破这道红线,就可以征用更多的农田转化为可以出售的建设用地,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卖地收入;一些地产利益集团也希望突破这个耕地红线,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廉价土地。

在外部我们还同时面临美国的巨大压力。在加入世贸之后,美国一直希望我国开放主粮进口市场,指责我国对农村种植主粮的补贴扭曲了市场。

所以,美方一直要求中国削减甚至取消对种粮的补贴,企图以低价粮食冲击中国农业市场,扩大对中国的粮食出口而不是局限于区区大豆这样的杂粮品种上,更深的意图是将粮食作为一种遏制中国的战略武器。

现在我们把这些台下涌动的暗流对照茅专家的观点就可以发现,茅专家的观点其实就是代表着国内外两大势力的诉求——

“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土地的用途”——嗯,只要地产商觉得这块土地可以盖楼,就应该拿给地产商盖楼;

“如果中国粮食有缺口完全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这恰恰是美国的诉求。

所以,在18亿亩耕地红线指标提出之后,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政府都面临着内外夹击的压力。

内部有公知操作舆论,公开指责18亿亩耕地指标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公知的背后是地产利益集团的支持;外部有美国指责我们农业补贴扭曲了市场,要求我国开放主粮进口市场。

幸运的是,中国政府顶住了内外夹击的巨大压力!我们管理层头脑非常清楚,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就是国本,国本不固就会地动山摇。

所以,我们管理层一方面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另一方面精心维护着我们主粮生产,每年中央财政都要拨出几千亿补贴农业种植。

比如种粮补贴主要覆盖大米、小麦、棉花、玉米四大类,所以,即使国际粮价远低于国内价格,中国政府也能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冲击。

比如,大米国际价格是3000元/吨,中国政府收储价是3900元,国际棉花价格是14000,我们收储价是19000……

按:这里摘录一段我的原创文章《中国为什么硬怼美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QxNTY1Mw==&mid=2247486058&idx=1&sn=c2e77c5faf7904020d2b735bc9da9217&chksm=fe3fd820c94851365e56fa48233183a9e2c54071008fb30780b766c9f458e4007eea75649686&scene=21#wechat_redirect]相关内容

为什么中国国内粮食收储价要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同等价格为什么不买国际上的粮食?

原因很简单,中国政府不提高粮食收储价格,国内农民种植粮食就无利可图!

无利可图耕地就要抛荒,中国就不能保证基本的口粮自给,而全球可供出售的粮食一共只有3亿吨!未来人类人口还在源源不断的增长(主要是非洲黑叔叔+MSL地区),14亿人口的国家口粮不能自给要仰仗国际进口……前景太恐怖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农民种植成本要高于国际市场?

因为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2亩多一点(现在是3亩多一点),人均耕地少+土地制度制约,导致农业无法产业化发展,无法根本上提高科技含量。

那么,为什么不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村土地可以集约流转,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因为我们城市产业发展还不够,还不足以完全吸纳农村劳动力——过去三十年,中国城市化是渐进式发展,每年城市化大致提高1.2%,每年吸纳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这种渐进式发展是非常正确的。

如果贸然改动农村土地制度,在城市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下将大量的农民推向城市……请欣赏一下巴西、印度城市的贫民窟。

(贫民窟)

那么,中国农村什么时候才能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很简单,只有中国工业升级到高端产业——包括大飞机、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等,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及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能最大程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能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当然,中国工业产业升级必然就会触动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它们就会用各种手段遏制我们,比如,2018年的贸易战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中国绝对不可能同意削减对种粮补贴,把主粮市场让出来,任由美国低价粮食产品来冲击我们的基本农业,这是动摇国本,哪怕“不惜一切代价”打一场贸易战也在所不惜!

现在因为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全球粮食生产已经受到很大的影响,联合国已经警告可能会爆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

(来源:搜狐网)

现在再来审视我们管理层一直坚持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一直坚守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不是非常有远见?

说实话,如果中国不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不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年面临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下,18亿耕地红线大概率守不住。

2_  计划生育政策_

今天我必须来谈谈计划生育政策对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意义,没有这个被公知广泛诟病的政策,我们现在不仅不会有粮食安全,而且不会有今天的经济成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印度建国时间与我们差不多,建国之初印度人口是3亿多一点,我们是五亿,现在印度人口是13亿+,增长了4倍;我们现在是14亿+,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现在的人口大概率会突破20亿——比当下增加6亿!

凭空增加6亿人口光是粮食就是一个头痛的问题。我们耕地就这么点,粮食生产每年大致是6.5亿吨已经到极限,如果我们要维持当下中国人的食物水平,那么就意味着至少要进口3亿吨粮食——这个数据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主粮出口的总和。

真出现这样的情况,猜猜国际粮商会不会大幅度提价?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卡我们脖子?

按:控制全球粮食价格的是4家垄断性跨国粮商,其中有3家是美国企业。这四大粮商在全球粮食市场呼风唤雨,兴风作浪,不仅利用各种手段摄取高额的利润,而且也是美国全球粮食霸权的主要推手。

很多人以为人多力量大,有更多的人口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这种观点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人与财富之间如果要形成正相关的同时增长的关系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适龄人口必须充分就业。简单的说,就是每个人必须得有工作。

如果增加6亿人口,适龄劳动力至少3亿人,怎么解决这3亿人的工作?

农村肯定不行,现在我们人均耕地不到2亩,肯定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口。

工业也不行。

2019年全球各国最大的贸易国(藏南地区属于中国)

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国,我们工业品畅销全世界,就这样还产能过剩,还要想方设法去产能,所以工业也无法容纳更多的就业。

剩下的就是第三产业,但是这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相匹配,就算有点弹性,也很难想象能够新增几千万甚至上亿个就业岗位。

所以,不节制生育,没有持续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新增的几亿人口将成为全社会巨大的负担。

比如,印度的就业问题就很尖锐。

(来源:华尔街见闻)

(来源:观察者网)

(来源:亚太资讯)

看到这些就业的新闻,是不是很恐怖?

更恐怖的是,因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到城市,城市却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然后——贫民窟就产生了。

墨西哥贫民窟(来源:搜狐网)

印度贫民窟(来源:搜狐网)

菲律宾贫民窟(来源:搜狐网)

全世界所有贫民窟的根源就是大量适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产生的。贫民窟是城市的癌症,只要有贫民窟的存在,这个城市的治安就不会好。

全球凶杀率地图

(来源:搜狐网)

2016年中国每十万人凶杀案发案率为0.62(美国是我们的8倍),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与地区,我们良好的治安得益于老百姓有充分的就业。

如果中国不是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20年之内爆发式增长的人口将耗尽中国国力。届时我们不要说搞产业升级、高校扩招,就算有点外汇全都得拿出来进口粮食养活新增的人口。

现在埃及就是如此,这个巴掌大的国家最近几年人口急剧膨胀,今年2月突破1个亿,现在埃及政府不管谁上台大致就是做一件事——把这个国家能卖的全拿出来换外汇进口粮食。

一个国家发展到这个份上是不是已经毫无希望?

3_  工业化_

知乎曾经有一个热门问题——非洲土地肥沃,为什么农业不发达?

这个问题其实反映了很多人思维还停留在农业文明的时代。

发达的农业靠什么?土地肥沃,风调雨顺?不!这是农业时代的思维,在工业文明时代,发达的农业一定是要建立在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基础上的,自然条件反而是次要因素。

现在的农业强国一定同时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等),虽然有些国家自然条件不一定理想——比较典型的就是以色列,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但却并不妨碍以色列是一个农业强国。

讲一讲这里面的逻辑。

首先农业种植产出与化肥使用量正相关,我们一亩地平均使用化肥大致是30公斤,其有效成分相当于1吨人畜粪便。

化肥看似简单,但是化肥生产设备要求却不低,合成氨过程需要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这就要求炼钢工艺达到很好的水平。

这些生产设备如果自己不能生产,仅靠进口是不行的。先不论一个农业大国大规模进口设备需要大量的外汇,最关键的是进口设备生产的化肥成本降不下来(设备折旧成本摆在那里)。

化肥价格下不来对于农业生产就是致命的缺陷,因为农产品较低的销售价格制约了所有投入的成本。

所以,没有强大的重工业与化工业,农业生产水平就上不来。

印度70年代就搞化肥普及的绿色革命,国际上也给与很多支持,进口了很多化肥生产设备。

然并卵,印度农业生产至今还是一个渣。印度耕地面积比我们更多,耕地自然条件也比我们好,粮食产量却只有3亿吨,还不到我们6.5亿吨的一半。

强大的化工业意味着可以给农业提供廉价的塑料薄膜与塑料水管,这就让大棚种植广泛应用成为可能,意味着土地利用效率不受季节与气候的影响,这就让很多较为寒冷的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比如,我们餐桌上常见的反季蔬菜就是大棚种植的结果。

农业生产还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比如水果与蔬菜对于时效性要求特别高,这类农产品的生产最大的麻烦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通过物流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所以,一个发达的交通系统与物流系统必不可少,中国基础设施、物流系统世界第一,带来的红利就是中国人均蔬菜水果消费也是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新中国在建国之后坚定不移的走工业化道路,让我们成为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在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支撑下,中国才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宿命。

在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亩的土地资源约束下,不但牢牢保障了自己的粮食安全,还创造了一个人均农产品指标非常高的“吃货大国”的奇迹!

14亿中国人年人均消耗肉类60公斤,世界第十;

年人均消耗水产50公斤,世界第五;

年人均鸡蛋消耗300个,世界第二;

年人均消耗蔬菜水果500公斤,世界第一!

这些了不起的指标背后是一个农业产值傲视全球的大国——

中国以占全球约7%的耕地生产了53%的生姜、60%的贝类、47.8%的虾肉、84%的板栗、70%的食用菌、90%的菠菜、70%的梨、45%的鸡蛋、70%的西瓜、80%的柿子、81%的红薯、70%的水产、63.5%的鸭子、90%的鹅……

4_  粮食安全_

现在我可以来回答一个耕地资源非常有限的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怎么做到的。

——建国之后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化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在70年代末制定4个现代化目标的同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了人口的膨胀;

——在城市化速度最快的2006年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并且顶住了内外夹击的压力;

所以,不管国际疫情如何变化,我一点也不担心我们的粮食问题。

推荐阅读:

*

中国为什么要硬怼美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QxNTY1Mw==&mid=2247486058&idx=1&sn=c2e77c5faf7904020d2b735bc9da9217&chksm=fe3fd820c94851365e56fa48233183a9e2c54071008fb30780b766c9f458e4007eea75649686&scene=21#wechat_redirect]

* 

洞察未来趋势:经济增长、LPR利率与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QxNTY1Mw==&mid=2247488184&idx=1&sn=917249abc66b38c58b2e75c6fe7d2f28&chksm=fe3fc0f2c94849e45cfef0e786bcfaf6ad9ce7189b564eb4f4cad86f5eda7f096a141295c93e&scene=21#wechat_redirect]

*

全球性经济危机下的生存策略:房市、股市与现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QxNTY1Mw==&mid=2247488160&idx=1&sn=0d0686c07370a17d99ad596947c0303e&chksm=fe3fc0eac94849fc19fe9d825fdaaee4714ee6f2fa11c735e86193941e0b08859cbe14a680ed&scene=21#wechat_redirect]

——————————————————

PS:欢迎大家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在这里你可以收获以下内容:
1.宏观经济形势的及时分析。

2.房市、股市、城市化发展趋势性分析。

3.过去历史文章与交流记录合集

4.我的两本书电子版免费下载
5.股市的投资机遇2019年以来,几千粉丝见证了我分享的券商(1月)、华为产业链(4月)、迷你基金组合(4月)、以及几个科技基金赛道(9月之后)的投资机遇,2019年大盘虽然还处于震荡行情,但是上述的投资机遇已经颇有财富效应。有粉丝自行做过图表统计,持有时间较长迷你基金组合在2019年远远跑赢大盘;2019年华为产业链很多人获利颇丰。至于科技基金赛道在今年初表现非常出色。今年3月因为对疫情的严峻性——特别是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我有充分的预判,所以,我在3月初顶着压力反复在知识星球提示风险,让绝大多数粉丝成功在3月6日前逃顶,避开了这波在外围经济危机冲击下注定会有很大幅度的股市调整。我觉得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股市未来的机遇大概率会复制过去房市20年大牛市的行情,唯一的区别就是这种机遇不会是鸡犬升天的行情,而是结构性的行情,所以,你一定得站在正确的赛道上。
感谢大家信任,希望与大家携手一起见证伟大的时代,坐享大国崛起的财富机遇。

商务联系 |
申请转载  请查看公众号主页“联系我们”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