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下基层生态。
中国基层生态是最复杂最难以治理的,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其实很不容易,责任大、压力大,长官动动嘴,下面跑断腿——还是戴着镣铐跑断腿。但是你还得听到发令枪就跑。很多国家政策到了基层执行层面多少都会走样。怎么办?唯有文件落实文件,新的形式主义替代旧的形式主义。导致很多基层行政效率严重低下。
由于基层权责利严重不对等,所以很多基层干部完全没有主动性与担当,该拍板不拍板,该决断不决断——都怕担责任,只好用开会来解决,名义上是集思广益,其实就是用集体决策来分担责任与风险——免得出了什么问题,被上级部门请去喝茶背书。在互联网时代,在一个“围观执法”的时代——讲真,基层出点事太正常了。
现在网络非常发达,搞点网络舆情事件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能够操控网络舆情某些势力在某种意义上掌握着绝大的“隐形权力”。我们在自媒体上看到很多“基层野蛮执法”“官员欺压百姓”的网文或者短视频其实很多都是被人精心剪辑的。(我后面会举例),舆论制造者其实就利用人们的善良与对官府的不信任制造悲情舆情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我们有些官员对于舆论舆情绝大多数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有个什么事不管这个事情是不是捕风捉影先就对基层干部打上五十大板——先是自我检讨,组织批评,最后还得违心的表态感谢举报人监督。这种体制生态让基层懒政成为顽疾。
基层的生态这个问题太沉重也太敏感就不展开了,免得又被人举报。
写点真实的案例。
这些案例表明,只要基层干部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往往能创造出很多拿不上台面却非常有效的“土办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奇效。
1
第一个案例是在建国之初。
目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个有上百年历史在农村有很深基础的邪教连根拔起?
这几乎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在建国之初,不是没有政府没有想过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实在太难了,你抓几个头目,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头目出来。只要农村基层有足够的信徒,这种邪教就象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随时可以满血复活。
现在看看建国之初,执政党用什么办法摧毁这个邪教,夺回了基层治理权。
该案例参考资料《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大陆谣言研究》、《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摧毁一贯道的简要情况和经验致华东局的报告》,经无穷小亮的微博整理。在此致谢。
看看,70年前基层就是这样,用利益驱动永远比讲道理讲政策管用!
2
再看看第二案例。
弹指一挥间,时间来到21世纪。
70 年后基层生态变了吗?很多地方基本没变。
21世纪地方政府最头痛的基层工作是什么?
是拆迁!
城市规划的调整、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旧城改造与棚户区改造等等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拆迁问题。按理说,中国城市拆迁政策一般都比较优厚,拆迁户如果是就地还房,一般都能按照1:1.2——1:1.5的比例获得面积更大的新房(如果愿意在地段更差的地方安置,一般就是1套还2套),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装修补偿、过度安置费,提前搬迁奖励等等。中国的拆迁户绝大多数靠着拆迁都发了财。但是,就是这样的政策具体执行往往也有各种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任何拆迁区域总有一批人漫天要价,你不答应就做钉子户,用各种手段阻扰。
面对钉子户是政府最头痛的问题。虽然各个城市都有相关的法律条例,对于漫天要价的钉子户按照一定法律程序后可以依法强拆。然后现实执行中,强拆如果遇到激烈的对抗往往就会整出巨大的舆情事件。
那么,能不能政府吃点亏,满足钉子户的要求呢?
答案是不能,因为如果你满足钉子户的要求,就意味着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满足所有拆迁户的要求,没有干过拆迁工作的人永远也无法想象有些钉子户胃口有多高。
举个例子——呃,时间比较长的例子,免得涉及敏感又被举报。(请理解我所有的例子只能用某地,现在文章涉及具体地名、人名被举报一律删除)
2003年西南某市拆迁就遇到过“史上最牛逼的拆迁户”(当时轰动全国)。这个拆迁户很有头脑,用各种手段打悲情牌来吸引外界的眼球,最后甚至吸引了数十家外媒报道,给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真实的情况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他一栋旧房子,按照当时的拆迁补偿标准大致赔偿200万,周围的拆迁户都按照政府的标准拿钱搬走了,他却给政府提了一个天价,要价2000万!你没看错,正常标准的10倍+。后来因为外媒的压力,当地区委书记亲自找他谈,却一分钱不少,甚至还加价200万。最后没办法,给了200万现金,并给了最黄金地段2000万的商铺。
地方政府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拆迁,老是这么被钉子户讹诈也不是个办法。
怎么办?
后来某地就创造性想出一个天才般的“土办法”。
拆迁前,政府组织拆迁户开一个会,会上先讲解拆迁政策,给拆迁户算账。等拆迁户把政策了解差不多后,领导就出来表态——这片拆迁区域签约时间是截止到XXX日,完成100%签约有奖励并且才会启动拆迁,如果届时没有达到100%的签约率,政府将修改规划,不再拆迁。
大家体会一下这段话的意思,想一想它背后的含义与作用。
不明白?
那好,我继续讲。
然后拆迁签约开始了,前期一般就有人陆续开始签约,也有人准备拖一拖,看看能否等到政府上门来做工作——以便漫天要价,私下拿到更多的好处。
结果他们等来了什么?
没有工作人员上门,只有铺天盖地的“拆迁工作进展公示”,大致就是那些人已经签约,那些人还没签约。
然后会发生什么事?
然后就是邻居街坊成群结队的上门“拜访”。有的好言相劝,有的冷嘲热讽,有的语带威胁,轮番轰炸目的就是一个——赶紧去拆迁办签约,不要拖大家的后腿。
现在轮到钉子户要掂量一下继续拖延的后果了——如果真的因为自己没去签约,导致政府修改规划,不拆迁了,自己就成了整个片区所有人的公敌!未来的生活将是地狱级别的——关键是弄到这一步,而且自己也没任何好处。
于是,政府拆迁办工作人员再也不用过去那样,一次次去钉子户拜访,好话说了无数遍却丝毫没有作用,他们只需要待在空调房里吹牛看报纸等待着拆迁户上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0%的签约率。
这个办法一出,效果奇佳。被树立为文明拆迁工作典型向全国推广,各地政府纷纷派员去考察取经,然后在本地运用。
当然,这个办法也不是任何地方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某地拆迁时就遇到问题。
当地情况是这样的,某片拟拆迁片区居民因为属于相同的宗族关系而联系紧密。当地宣布拆迁时,这个片区就在宗族长辈率领下抱团向政府提出很高的拆迁要求——理由也很奇葩,说他们的旧房子有很多年的历史,并且有特色的宗族文化——应该算是文物建筑,所以要求给予很高的赔偿标准。
因为这个区域的居民抱团很紧,所以前面的“发动群众斗群众”的“土办法”就不灵了。关键是这个城市有很多这样的片区,区域内的居民或多或少因为宗族关系而联系紧密,所以,这个区域处理不好,对于整个城市后续的旧城改造工作就会带来很坏的影响。
后来政府是怎么处理的?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政府修改规划,不拆迁了,同时“满足群众要求”把这片区域授予市级文物建筑保护区。
知道是什么概念吗?
假如你的房子成为政府认定的“文物建筑”,恭喜你!以后你就要对这栋建筑具有保护责任,任何旧房的修缮都必须通过文化局审批——哪怕是房屋漏水什么的,你在修理前也必须通过文化局审批,否定就涉嫌“破坏文物罪”。因为是整个区域都成为“文物建筑保护区”,所以,道路破损有个坑洞,水管爆裂什么的,凡是涉及建筑、施工的修理之前也要提请文化局审批——用脚趾头想一想这片区域任何修缮的申请当地文化局是什么工作效率。
然后住在这片区域的居民就惨了,半年不到,很多居民被迫纷纷搬出去——“历史文物建筑”是一般人能够随便住的?组织居民抱团向政府提高价的人不仅被街坊邻居骂出了翔,还天天象过街老鼠一样在街坊邻居仇恨的眼光下苦不堪言的生活。
有了这个反面教材,后来这个城市的拆迁工作非常顺利。
3
最后再讲一个案例。
中国禁毒力度是全世界最大的,南方边境是运毒贩毒的重灾区。边境警方与地方政府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南方边境某省某镇,有一段时间贩毒特别猖狂,而且杀一儆百根本没用,毒贩(都是贫困农村人)前赴后继,杀一个又来两个,就是被枪毙时不但没有半点悔恨的表示,还颇有点电影中似曾相识的那种“从容就义”的感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地政府就与警方深入研究其中原因。
后来才发现,虽然贩毒刑法有规定,不仅人要枪毙而且要没收非法所得财产。但是那些贫困贩毒村民全是法盲,你给他们宣传政策、法律根本没用。这些村庄村民已经形成牺牲我一个,幸福三四代的观念。
于是,当地政府领导拍板,给这些法盲来个印象深刻的法制教育。
怎么教育?
下一个毒贩抓到后,枪毙之前,
带到离家不远处,在全村村民围观下……
让毒贩与全村人亲眼看到刚盖的二层小楼房……
被炸了!
毒贩当场崩溃。
全村村民被震慑得鸦雀无声。
你贩毒,我炸楼。这么干了几次后,这些著名的贩毒村才恢复的宁静。
中国的基层治理就是这样的生态,在很多贫穷落后的农村,你讲道理,讲政策,讲法律都没有什么鸟用,真想干成点事,其实就是两条——或者利益驱动,或者霹雳手段。其它都是扯淡。
欢迎转载,转载请按原文的版权信息注明——
“作者:袁浩,来源:猫哥的视界”
并在文尾附本公众号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