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是自媒体中我最欣赏的大V,他的公众号在我的微信中是两个置顶的公众号之一(另一个是我自己的公众号”猫哥的视界”)。
总体而言,宁先生对中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颇有研究,很多认识与观点也能给我以启迪。最难得的是,在当下自媒体以制造与传播恐慌情绪的主流中,宁先生的文章是难得的清流,绝大多数宁先生的文章都能保持难得的客观与冷静。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宁先生三观很正,看待问题总是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然而,宁先生最新的文章《作为中产阶级,我对国家有那些不满意》却让我颇为失望,有些问题的看法与认识也许是隔行如隔山的缘故,很值得商榷。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宁先生把对国家不满意的问题归结了三类,第一类关于产业是宁先生的强项,我是基本赞同的,第二类是“政府与国民都知道很重要,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是目前看不到改善的希望,甚至趋势是在变差的问题。”
这类被宁先生认为“政府不作为或者做得很差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房价过高的问题,一个是学前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房子与教育,这确实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这类问题拿出来骂政府是很容易赢得老百姓的共鸣的。其实大多数人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都停留在点上,群民往往就是群氓,普通人很难用系统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所以往往就很难探寻到问题的真相。
房价过高
房价的问题涉及两个层面,房地产行业的认识以及城市发展与管理。我们一个个来说,先说说房地产这个行业。
房价为什么涨的快?
很简单,因为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城市化率提高了将近40个百分点,转移了超过4亿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大量的人流与资金流涌进城市,城市土地是有限的,必然推动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涨的快正常,涨的不快反而不正常。全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中心城市房价近十余年的涨幅都非常惊人,包括孟买、里约热内卢、莫斯科、胡志明市等等。我查了一下,孟买是印度第二大城市,其房价换算成人民币达到5万——10万人民币/平米,要知道印度人均收入只有中国的1/5,如果按照专家们说的房价收入比来换算,放在中国一线城市对应的房价就是25万——50万/平米。
中国首次置业年龄太低。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首次置业平均年龄35岁,中国是27岁。这不仅扩大了的购房人群,而且让年轻人感到买房有很大的压力——当然有压力,你比发达国家的老百姓提前8年买房,或者你比同龄人出色或者你获得父辈的支助,否则反而不符合经济规律。所以,为什么年轻人对房价的痛苦指数高,原因就在于置业年龄太年轻。
谁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受益者?
毫无疑问当然是地方政府。我们做过测算,一套房子如果售价是100万,政府拿走的部分要超过60万——包括土地、几十项规费、各种税收等等。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的是,因为发达国家是土地私有化,所以,发达国家政府与中国政府最大的区别就是高额的土地收入是不同的对象所获取——中国是政府,发达国家是私人老百姓。
每年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几万亿,加上各种规费与税费又是几万亿,两者相加就是7万亿以上——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那么,政府拿着这每年几大万亿干什么去了?
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内是道路、地铁、地下排水排污系统、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体育馆、机场,城市外是高速、高铁、甚至是光纤网络、4G基站、电网等等(电网、光纤网络、4G基站等表面上是央企直接建设,其实每年国家都要给这些提供公共产品的央企提供大量的补贴,特别是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你基本可以认为就是政府买单)。
最近20年,中国的城市形象、基础设施不仅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冠绝全球——这么巨大的投入,资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城市主干道含管网绿化人行道一公里造价1000万,地铁一公里造价1亿,桥梁动辄几十亿等等——这些都要有人来买单。
谁来买单?
当然是卖地收入买单!如果从根源上讲,就是买房者为这个买单!房价越高,买房越多,为中国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买单越多!
在中国大部分地方,政府那点税收能够把公务员工资、居民医保、社保覆盖掉就要谢天谢天地了,基础设施没有卖地收入是绝对干不了的。
如果再比较一下,为什么新兴国家(比如金砖国家)房价猛涨,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
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创造了这个特色的“土地财政”制度。在土地私有的国家,公共服务的任何改进,都先要以资产的升值方式转移给土地所有者,政府再通过税收体系,才能够将这些外溢的利益收回,税收的效率几乎完全依赖于与纳税人的博弈,这个过程中不仅效率低,而且利益漏失非常大;而中国特色的“土地财政”制度下,任何公共服务的改进,直接就外溢到土地上,政府通过出售土地就可以从土地升值中收回公共服务改进带来的利益。相对于前者,这种模式效率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政府不仅能迅速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而且还能为吸纳劳动力创造税收的产业以及优质公共资源提供补贴。
所以,对于年轻人而言,你要留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享受城市发达的基础设施、有发展机遇的产业、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优质的公共资源,就只能通过购房来买单。
指望深圳的房价与县城一样,大概就相当于在五星级酒店吃饭却希望大排档的价格。是的,中国一线城市就是五星级酒店,二线是四星级,以次类推。
然后讲讲卖地收入为吸纳劳动力创造税收的产业以及为优质公共资源提供补贴的情况。
我们国家工业用地出让价格非常低,一般就是10万—20万/亩。这简直就是倒贴的白菜价!政府从农民收储土地,加上三通一平,加上道路路网建设,至少也要60—70万!,10—20万的价格卖给制造业,政府自己得补贴50—60万/亩。
工业用地价格低表面上是因为政府为了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本质原因却是过去我们的制造业是中低端产业,附加值很低,无法承受较高的土地成本。
在中国投资一个大型制造业,1000亩廉价土地拿到手——什么都不干至少也赚了好几个亿。如果条件谈的好,再配套点建设用地,土地溢价收入10个亿以上都很正常。这就是中国招商引资最大的筹码;这也是中国制造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搞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的重要原因。
没有过去房地产的火爆,哪有近十余年来制造业的发展?
地方政府凭什么能倒贴制造业?不就是靠着那点商品房卖地收入来平衡成本吗?
靠着卖地收入,地方政府不仅能给制造业补贴,还给其它实业、优质的公共资源提供补贴。
举两个例子。
某市有家IT行业经过十几年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然后市长直接特批在城市最好地段——土地价差不多达到1000万/亩,直接以10万/亩给了20亩,让企业在这块地上盖办公大楼,有了优质的资产,企业也就可以通过抵押获得急需发展的资金。这么运作表面上政府亏了2个亿,但是后期的税收几年后就收回来了。
5年前,我在某省某县谈了一个项目。大致是给这个县城引进一所优秀的大学艺术院校,政府给的条件是,院校占地给500亩,单价10万,再配套给500亩建设用地,单价是30万。我们了解了一下,当地土地政府征收与整治成本是50万+,当地土地招拍挂价格是120万/亩+。
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产业优秀的公共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得有人买单的——毫无疑问,最大的买单者就是买房者。
所以,说句诛心的话——土地私有化让卖地收入进入个人腰包还真不如象中国“特色土地制度”进入政府财政盘子更好,前者是少数人受益,后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补贴是让整个经济受益,是绝大多数人受益。
截止到2016年,中国人均居住面积40平米(城市人均36平米、农村45平米),位居世界第三,如果仅算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在全世界也能排名前6。目前全国人民的房产估算价值在400万亿左右,与此对应的居民总负债在40万亿左右。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就不列举数据了,截止到2016年中国基础设施冠绝全球——包括公路、高速、高铁、机场、4G基站、光纤网、电网等等。
这两项是什么意思?
我们98年开始搞房改,当时人均居住面积大致是8平米,到20年的今天达到40平米,翻了整整5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人用20年时间置业已经超过包括大多数发达国家几代人的置业累积,同时,中国用20—30来年的时间基础设施建设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建设。
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代价是什么?
代价就是城市部分人群——主要是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以及这些城市30岁以下的年轻人承受了很高的房价痛苦指数。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本是靠房地产这个龙头来拉动,其主要路径是这样:
房地产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买单→培育出巨大的消费市场→促进国内产业的繁荣→培育出世界级的企业去参与国际竞争
国际上一个世界级的企业一般要几十上百年的时间,中国却能够在20年左右有120个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这种弯道超车的奇迹不是没有原因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
2000年时期中国空调出货量才1000万台,2015年就超过1亿台,16年时间市场放大了10倍,目前中国空调渗透率超过60%,已经达到美国的水平,培育出格力、海尔、美的等国产家电的龙头。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建设了大量水力、火力、风力、核电发电站,建设了覆盖14亿人安全高效的供电网络,并且一直坚持居民电费低于工业用电的政策(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业用电都低于居民用电)。
2009年中国有几个人用智能手机?10年后现在每年中国消费数亿台智能手机,全世界每消费100台智能手机中国人要占一半。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建设了全球占比40%的4G基站。正是这么大的市场,才有了华为、OPPO、小米等国产巨头的崛起。
阿里、腾讯的崛起,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冠绝全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遍布全国的光纤网络、4G基站、发达便捷的公路铁路网络。
当然,现在房地产的发展已经太超前了(人均居住面积世界第三),加上去杠杆控风险的因素,国家出台了世界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所以说政府放任房价上涨是不大客观的。说句大家不喜欢的话——如果没有房地产调控,一线城市的房价至少还要翻一番。
城市治理
下面再谈谈城市治理的问题。
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很明确,一线城市包括省会中心城市一定要控制人口!不控制人口是绝对不行的。
三个原因。
其一,是生态的问题。
城市聚集的人口超过一定限度会导致地面沉降。农业社会还好一点,现代社会大量的高层建筑的密集建设会加速地面的沉降。地面沉降危害极大,包括对建筑物、生产设施的破坏,造成海水倒灌,影响居民的生命安全等等。
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有50余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长三角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灾区。这些地区本身地质结构就不稳固,恰恰又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地面沉降的情况就非常严重。比如上海市,从1921年开始沉降,到1965年沉降量达到2.63米,影响范围达400公里,后来国家开始治理,虽然沉降速度变缓,但是年沉降依然保持1.7毫米的速度。进入21世纪,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很多地区都出现沉降加速的特征。2004年上海市天山路两户居民煤气中毒,原因就是地面发生沉降,硬生生将一根300毫米口径的煤气管扯断。
凡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地面沉降情况越严重,北京、天津、上海、甚至是西安都是地面沉降的重灾区,深圳属于滨海城市,这类城市的地质结构也是非常不稳定的。2012年国务院再次部署对中心城市的地面沉降进行专项治理,虽然治理结果让地面沉降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如果城市不控制人口增长,地面沉降早晚会酿成生态灾难。
其二,公共资源供给的问题。
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狭小的地区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于公共资源的供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包括学校、医院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一直都是非常紧张的资源。而在城市核心地区增加这些公共资源的投放不仅由于土地紧张导致成本高周期长——而且远远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
不仅是学校与医院,凡是人口聚集数量太大的城市生活必须的资源——水电气粮食蔬菜等等的供应都存在巨大的压力,人口越多压力越大。以水为例。据水利部统计,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深圳就是全国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80%以上的饮用水源主要靠东深供水工程和东部供水工程从外面引入——外部引进水源是有个限度的,不控制人口早晚要出大问题。
其三,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
随着高铁网络的日趋完善,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越发明显,中小城市的人才、资源加速向大城市集中,形成两级恶化的城市化效应——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导致公共资源供给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推动资产价格高涨,另一方面,中小城市越来越有人才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的趋势,导致中小城市运营生态的恶化。去年以来,全国中小城市地方财政都明显恶化,六安、毕节等地甚至出现教师大规模集体讨薪事件。很多地方财政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经济不景气的因素,就是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抽走了中小城市太多的资源。
宁南山先生提出土地资源应该为人服务——这个观念是对的。但是放任人口向少数大城市与中心城市集中,这不是土地资源为人服务,而会导致生态的灾难、公共资源供给的灾难与两级恶化的城市化灾难。
所以,中央提出的城镇均衡化发展是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提出的最优中国城市化方案。只有大中小城市均衡化发展,才能充分实现土地资源为人服务。
很多人常说,政府人为控制大城市土地供应,放任房价上涨。好像只要政府放开土地供应就可以抑制房价。先不论中国有个18亿耕地红线,真正能供应的建设用地在14亿人口这个分母面前是非常紧张的,这些建设用地还要分出一部分给工业,给公共配套等等。
我们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大城市敞开土地供应看看能否降低房价。
以北京为例。
北京各区县人口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核心区域面积最小(东城区、西城区、朝阳、海淀等),但是人口密度远远超过面积广阔的密云、延庆、怀柔县。北京市说起来辖区达到16000平方公里,但是人口都向核心区聚集,核心地区根本没有什么闲置土地,能够供应土地的都在周边郊县,这些地区土地供应再多也无法让核心区的房价降下来。
宁先生提出深圳有很多城中村,认为只要这些土地释放出来就可以降低深圳的房价——那么,你是否知道要释放这些土地首先就要拆迁这些城市村的房子,想一想,按市场价把城中心村的房子拆掉后,土地价格会是什么概念?中国近20年旧城改造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旧城改造释放的土地基本是城市最高的价格。
小产权房价格为什么便宜?原因很简单,小产权的土地拥有者提供的仅仅是土地,而没有提供任何公共的配套资源。而提供公共配套资源要花很高的成本,最后这些成本都要通过商品房来买单的。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规划,1平方公里的土地居住1万人,其中居民建设用地只占1/3,工业用地占1/3,公共设施配套用地(学校、医院等)占1/3,这样的规划才能形成一个居住+就业+生活的良性城市城市。那么公共设施的投入、招商引资对工业用地的补贴、城市管网的投入这些成本最终都要摊销在居民建设用地上,最后由购房者买单。
小产权房为什么不能转正,原因就在于——小产权房的土地没有为周边城市的配套设施买单,凭什么转正?要转正也可以,先按照周边建设用地土地价格补足土地出让金(其实就是为周边公共设施、公共资源买单)
现在老百姓对中国的商品房有很多误区——包括认为中国的房子质量很差,包括宁南山先生认为香港的发展商在大陆开发的楼盘就会象香港一样品质很差等等。
简单的讲一下。
中国的商品房从设计到建设到验收都要满足很多指标的要求,规划要求包括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率、车库配比、楼宇间距、户型采光、日照指数等等,消防要求包括消防通道与消防扑救面,电梯速度、楼房的消防设施、楼梯长度等等,建筑质量要求包括基础、结构、节能保温等等。
这些指标对所有的开发企业都一视同仁,不存在香港的或者新加坡的发展商就可以另搞一套。特别强调的是,中国规划条例与消防条例在全世界都是标准最高的,而且建筑质量管理是终身制,如果出个什么问题,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政府质检单位全部连坐追究责任。
我可以负责的说一句,中国商品房特别是21世纪之后的商品房综合品质是很不错的,国外我不说发展中国家,就拿发达国家来比,不管是欧洲还是韩国、日本、台湾,很多房子与中国的商品房相比毛病很多——建筑密度太大、消防标准低消防隐患多,间距不够、采光有缺陷、房屋能耗高等等。欧美房子比中国强的是建筑施工工艺更细腻,细节处理更精致,加上城市干净整洁(欧洲几乎看不到乱搭建),所以整体视觉效果更好。
教育产业化
最后谈谈关于学前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住房产业化合称民生产业市场化,这是最被诟病的。但是却没有几个人去深究其中的原因。
简单的梳理一下基本脉络。
上个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期,教师与医生的收入都是靠财政拨款。结果就是教师收入不如摆地摊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读书无用论盛行一时——这种脑体倒挂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人辛辛苦苦从小学中学大学读十几年,最后出来干教师干医生还不如别人摆地摊,以后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学医读师范?
任何一个行业有什么样的平均收入,就一定对应什么样的人力水平。你要给社会提供高水平的公共医疗服务、公共教育服务,就得有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才队伍,就得有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光靠财政拨款,是远远无法让医疗人员与教师获得超越社会平均水平收入的。
所以,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就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用财政拨款+“产业化收入”来维持教师与医生较高的收入,以保证维持一个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与医生队伍。然后等经济发展了,国家财力强大了,慢慢扩大教育与医疗的财政投入,一点点把“产业化收入”挤出去。
历年教育经费投入
历年医疗费用投入
想一想,现在医保覆盖病种与报销比例是不是这些年一直在逐渐提高?高中以下学校教育负担是不是在逐渐减轻?现在很多贫困地区都能提供免费午餐。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国实现高中义务教育。
再想一想,中国公共医疗服务在全世界是不是处于很高的水平?中国基础教育在全世界是不是也属于很高的水平?
治大国如烹小鲜。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治理手段,只能是循序渐进一点点的推动社会的进步。
财政只有这么大的盘子,教育经费也不是很宽裕,现在能先把高中义务教育搞起来就很不错了,至于公共财政覆盖学前教育就只能是下一步的事情。
当然,宁南山先生提出对教育减负的批评我是非常赞同的。
最后,对于宁南山提出的第一类问题我大体是赞同的,这里就不啰嗦了——因为这些问题其实政府正在调整政策,不过很多只能做不能说而已。
期待看到宁南山先生更多关于制造业的精彩文章。
顺便我也希望宁南山能给我的公众号(猫哥的视界)开一个长期白名单,对于宁先生的很多文章,我是很愿意转载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按原文的版权信息注明——
“作者:袁浩,来源:猫哥的视界”
并在文尾附本公众号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