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11079字21图,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巴以加沙战争,随着停火的结束,开始越打越惨烈。
据统计,目前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达2万人,其中包括8000名儿童。
不过对世界舆论来说,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无论是报道的频度和深度,都已经大大下降。
毕竟,对大多数国家来说,这是“别人的战争”,除了激发起一点同情心之外,对自己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
然后,实质性影响来了!
也门胡赛武装宣布,自己将在红海连续袭击“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并真的发起了对部分货轮的袭击。
受此影响,欧洲全球四家头部集装箱航运公司接连宣布,暂停其所有经红海的集装箱运输。
显然,胡赛武装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过路商船下手,让加沙战争,成为“所有人的战争”。
这也就意味着,苏伊士运河,已经事实上被掐断了。
那么,苏伊士运河被掐断,会带来什么影响?
1 __ 时断时续苏伊士
苏伊士运河我们都知道,不仅是亚洲、非洲分界线,还是连接地中海、印度洋之间最便捷的通道,没有之一。
无数连接欧洲-中东-亚洲的船只都要路过这里,是全球最繁忙也最重要的海运航线之一,其运量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2%。
在我们的认知中,似乎苏伊士运河一直都在运行,但事实上,苏伊士运河以前还真的被掐断过,而且不止一次。
第一次中断,要从埃及与英法的恩怨说起。
最早的古代苏伊士运河,其实要算是波斯帝国(就是攻打斯巴达的那个帝国)修建的(运力很小),主要为了联通波斯帝国位于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土地。
后来阿拉伯帝国兴起,堵塞了运河,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只能由阿拉伯人做中介,逼着欧洲人只能西行。
后来大航海时代到来。
虽然1497年达伽马开辟了非洲南部航线,但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来说,都不方便。
所以打通苏伊士运河,就成了欧洲殖民者必须考虑的事情。
后来,法国和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达成协议,双方共同成立了“国际苏伊士海运运河公司”修建运河,其中埃及持有44%的股份,法国占据52%。
在11年的运河修建过程中,因为劳累、条件差,竟然有12万名民工死在工地上!
但是运河修好后,经营并不好,根本没法收回投资,修建运河时候的投资也没法收回。
与此同时,埃及政府忙着和埃塞俄比亚打仗,欠了英国320万英镑还不起。
于是就把苏伊士运河44%的股权以4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英国,堪称史上最大的败家子。
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英国与埃及签署《英埃同盟条约》,明文规定英国有权在“苏伊士运河驻军1万人和飞行员400人”,事实上把运河区变成了国中之国。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死了12万埃及人修成的运河,却落到了英法的手中,这让埃及人怎么能接受?
所以收回运河,一直是埃及的诉求,特别是埃及独立之后,一直在为此进行不懈的斗争。
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把它的军队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完全撤离埃及领土,注意,这只是撤军,不是交出经营权。
但是很快,矛盾激化了。
起因是埃及领导人纳赛尔想建设一个阿斯旺大坝,总共要花10亿美元。
但埃及又没钱,那时候又没有一带一路,只能四处借钱。
一开始,美国出于拉拢埃及的需要,答应援助埃及7000万美元,世界银行也同意贷款2亿美元。
但因为埃及随后从苏联进口了一批武器,美国人认为埃及首鼠两端,结果美国政府和世界银行都停止了贷款。
但大坝的工程已经开工了,没钱的话可就血本无归了,于是纳赛尔就盯上了每年盈利1亿多美元的苏伊士运河。
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在亚历山大港一边进行演讲,一边指挥埃及军队占领运河,并将运河收归国有。
英法一看,这不是抢钱么?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英法就联系以色列,三家一起出兵。
以色列先打西奈半岛,然后英法以调停的姿态进入,要求双方沿苏伊士运河各退十公里,这20公里范围由英法“保护”。
结果英法要求埃及军队撤退时,竟然被埃及拒绝了!
英法就以此为借口,开始轰炸埃及空军基地,正式侵略埃及。
埃及虽然仗打得不咋样,不断丧师失地,但在政治上却丝毫不怂。
本着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的原则,埃及搞了40多艘船,沉在了苏伊士运河里,把苏伊士运河给堵了。
后来虽然在美苏的默契同时施压之下,11月6日,英法两国被迫停火,以色列也在11月8日撤出西奈半岛。
也就是说,埃及虽然军事上打输了仗,但却巧妙利用政治手段,笑到了最后。
虽然战死了2万人,但起码运河是收回来了。
不过,英法虽然撤军了,但运河还堵着呢!
咋办?捞呗!
这一捞,就是一年多,一直到1958年,苏伊士运河才重新通航。
但是还没等欧洲人喘口气,苏伊士运河又第二次中断了。
1967年5月,埃及联合叙利亚、约旦,共同对抗以色列。感到自身难保的以色列,决定先下手为强。
1967年6月5日,在美苏的支持和纵容下,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
由于战争突然性,以色列势如破竹,一举拿下了戈兰高地和苏伊士运河以东的所有埃及领土(即整个西奈半岛)。
虽然战争很快停战,但埃及面临了个大问题,自己和以色列只隔了一个苏伊士运河大眼瞪小眼,那苏伊士运河算谁的?
而且为了防备埃及反攻,以色列花费5亿美元沿着苏伊士运河东岸建立一个庞大的堡垒系统,这座堡垒被命名为巴列夫防线。
看那个架势,以色列是占了西奈半岛就不想走了。
于是埃及就想到了上一次,想通过关闭运河来逼欧洲国家向以色列施压。
为此,埃及炸沉了一些船只来堵住苏伊士运河的入口。
同时为了防止以色列清淤,还在苏伊士运河中安置了大量的水雷,彻底封住了苏伊士运河。
不过由于事发突然,埃及封锁运河的时候,有15艘商船正在通过运河。
这些商船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典、保加利亚等多个国家,运输的货物包括T恤衫、铅矿石、牛皮、羊毛、水果、鸡蛋和小麦,甚至还有从澳大利亚运来的生猪。
前后都被堵了,这15艘商船只能到苏伊士运河的最宽处大苦湖暂避。
结果谁能想到,这一避就是8年。
在这8年中,这些船逐渐被吹袭来的黄沙所覆盖,因而被调侃为“黄色舰队”。
等啊等,一直等到1973年10月,埃军发动反攻,渡过苏伊士运河,用高压水枪冲垮了以色列的防线。
短短的3天时间里就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东岸纵深几十公里的地区,迫使以军后撤,才迎来转机。
埃及在西奈半岛上取得了巨大胜利后,战术上就发生了极其重大的错误:
他们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给了以色列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
以色列趁机接受了大量的美国军援,并集中兵力遏制住叙利亚的进攻,同时使用美国提供的卫星观察到了埃及的第二和第三集团军之间存在一个缺口。
很快,以色列军队利用这个缝隙打入了苏伊士运河西岸,包了埃及军队(第三兵团)的饺子。
最终,埃及打不下去了,接受了基辛格的停火条件,随后以色列军队撤离苏伊士运河以西。
这一场战争虽然没有夺回西奈半岛,但起码把以军防线往东推了几十公里,埃及总算彻底掌控了苏伊士运河。
于是,又经过两年清淤,苏伊士运河才于1975年再次开放。
此后,苏伊士运河虽然没出啥大的断航事件,但一些小的断航事故却层出不穷。
原因很简单,苏伊士运河很狭窄,平均宽度只有130米,而很多大型商船,光宽度都有60米,得占据大半航道。
但凡水文条件有一丝变化,或者是船长操控不当,都会导致航船搁浅堵塞整个航道。
还记得2021年的苏伊士运河大堵塞么?
就是因为台湾省的货轮长赐号导致的,虽然几天后疏通了,但船被埃及人扣在大苦湖三个月。
还好,这种堵船事故一般都能在几天内解决,问题不算太大。
如果我们观察苏伊士运河的通断就会发现,不同时间的断航,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短期中断,会带来一段时间内的供应紊乱,但总体影响不大。
比如长赐号事件,堵了6天,给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带来了1亿美元的损失。
当然,更大的损失是被长赐号堵住的453条船,这些船上装了20万头欧盟国家的羊,无法及时交货。
与此同时,这次堵船直接影响了欧洲石油供应,英国BBC就指出,每天经过苏伊士运河的商船,运载着约100万桶原油,和占全球贸易量8%的天然气。
这次大堵船,让欧盟的油价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最高涨幅达到了1.9%。
看起来,这次堵船损失不小,不过如果和长期断航比起来,那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苏伊士运河这种战略水道一旦长期关闭,其带来的影响是战略性的,可能造成一次经济危机,也可能带来一次全面繁荣。
比如1957年苏伊士运河关闭期间,大量装满小麦、铁矿石、谷物、煤、木材,以及冻牛肉,冻牛奶,海鲜的船,必须绕道好望角。
这些散货船本来运输效率就低于集装箱船,现在又要绕道,运输效率就更低了。
绕道好望角相比走苏伊士运河,多了6000多公里的航程。
光油钱都是很大一笔钱,这些成本最终都要加到商品上,更不要说带来的时间延误问题。
那个时候的欧洲,工业还没怎么转移,结果苏伊士运河一堵,生产资料运不过来了,商品运不出去了,日常的食品供应也不足了,直接导致了1957年欧洲经济的大危机。
这一危机,一直到1958年埃及疏通运河后,才得以缓解。
但是到了60年代苏伊士运河再次被掐断后,整个欧洲商品的利润率都开始逐步下降。
特别是英国,商品利润率整个60年代都在降低,并且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75年(也就是苏伊士运河重新开通后)。
几家欢乐几家愁,苏伊士运河断航对欧洲国家不利,不过对南非可是大大的利好。
60-70年代,亚欧的货运很多都只能绕道南非的好望角。
那么南非沿岸港口就像新加坡一样,承担了很多船只维修、维护、引水、补给、靠泊等等产业,带来了海量的外汇。
所以70年代南非经济发展非常快,平均每7年GDP翻一倍,这种增长速度除了日本和新加坡外,就数南非了。
那时候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高楼林立,充满活力,和欧美大都市没有两样,魅力四射一片繁荣的景象。
所以,物流成本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苏伊士运河的断航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其影响决不可低估。
2 __ 苏伊士运河危机会造成什么影响?
本次苏伊士运河被掐,到底是几天?还是一年?
目前,还不好说,不过毫无疑问,这次苏伊士运河危机会给整个世界都带来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危机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第一是影响国际贸易。
我们观察这次胡赛武装的行动就会发现,他们其实登船劫持的只有一艘船而已,其他时间都是用导弹和无人机进行攻击。
不过,导弹和无人机的命中率并不高,哪怕击中了“团结探索”号货轮,但船只是着了火,很快就被扑灭,也没有人员伤亡。
看起来,胡赛武装的威胁也没那么大嘛。
不过,千万别小看这种隔三差五的袭击,其实造成的心理影响很大。
商船的船东都是逐利的。
由于商船非常昂贵,是非常重要的重资产和生产资料,所以船东根本不愿意让自家商船去冒险而面临承受损失的风险。
那么船东就只有两条路,一是买保险,二是绕路。
但是保险公司也不傻啊,明知道商船可能会被袭击,怎么还会承保?
所以要么拒保,要么涨价。
如今,商船的保费已经从船价的0.5%,涨到了4.7%,注意,这还只是船险,还不算货险呢!
而且,哪怕船买了保险,船东很多时候也不想成为世界关注的风口浪尖。
所以哪怕保守一点,多花点钱绕路好望角,也不冒险走苏伊士运河了。
毕竟并不一定会被胡赛武装袭击,但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是那个倒霉蛋呢?
所以,无论是中国大陆、台湾省还是欧美的航运公司,都宣布暂停红海航线了。
需要注意的是,暂停红海航线,不代表苏伊士运河就没船走。
事实上,为了省钱而碰运气的船东大有人在,只不过暂停航线之后,保险公司不保了,这也就决定了你别想拉什么值钱的货了。
那么航行就是冒险行为,而不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行为了。
所以,有相当多的船只,都会选择好望角航线。
但这样一来,就直接影响了国际海运秩序。
我们都知道海运是有交货期的,现在很多船已经在路上了,突然要改路线绕路好望角,那么就会极大影响船期。
一旦无法及时运货,出现违约,船只将面临罚款。
没有收到货的企业呢?
货款就无法回款,也会影响后续生产和周转,供应链中断。
除此之外,苏伊士运河的掐断也打乱了亚欧航线的物流链,加剧返程船舶带给码头作业的复杂性。
比如出现出口集装箱长时间在港停留、翻箱作业增加等操作情况。
要知道,每天约有30艘重型货船通过苏伊士运河,阻塞一天就意味着5.5万个集装箱延迟交付。
差不多有5万个集装箱无法回到亚洲,亚洲就算是想发货,也要先搞到箱子啊!
还记得2021年中国的“一箱难求”么?
就是供应链混乱导致的。
最近,上海到英国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海运费,竟然高达10000美元,一周前运价还只是24000美元。
同时中东地区的卡车货运价格也至少翻了一倍。
重箱现在的报价是每20英尺3000美元,而一个月前,每20英尺才435美元。
除此之外,苏伊士运河被掐对欧洲和美国的制造业也是一个重大打击。
欧美的制造业,一直奉行“准时制库存管理”,以最大化资本效率,不会大量囤积原材料和零配件。
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一旦受阻,可能导致生产中断,让本来就惨淡的欧洲制造业雪上加霜。
为啥说美国也受影响呢?
因为和很多人认知不一样的是,从亚洲到美国东海岸的船只,也要依赖苏伊士运河。
从亚洲出发直接跨太平洋的话,因为巴拿马运河尺度有限,走不了大型集装箱船,所以大船平常还是走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航线。
这样比绕道麦哲伦海峡要省钱省时一些。
目前,欧洲市场已明显感受到物流受阻带来的不便,相信很快这种影响就会被传导到美国。
要知道,拜登可是费了牛劲才把高通胀压下来,刚准备降息呢,谁知道苏伊士运河一掐,美国会不会再来一波通胀?
第二是影响俄乌局势。
我们都知道,俄乌战争后,欧洲对俄罗斯的油气进行了制裁,哪怕自己冻得要死,也不买俄罗斯能源。
与此同时,欧洲也在拼命寻找替代能源,其中最多的就是中东。
有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所做的努力正在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上半年的北向原油(从中东运往欧洲的原油)比2020年增加了60%以上。
同时,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一些公司转向石油产品,这也进一步耗尽了燃料供应量。
9月份从中东地区进入欧洲大陆的柴油供应量为每天约为50.9万桶,是2019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些原油,少部分通过埃及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SUMED管道运输,大部分其实还要靠油轮。
但是现在苏伊士运河一掐,欧洲傻了,我的油咋办?
本身现在油已经很贵了,现在无论是绕路的成本,还是增加的保险成本,都要最终算到油上。
这就导致欧洲的油价暴涨,欧洲天然气期货涨幅也扩大至13%。
现在,谁笑的最开心呢?
俄罗斯。
要知道,欧洲虽然度过了去年冬天的能源危机,那是因为欧洲去年运气好,碰上了个暖冬,但今年还会是暖冬吗?
欧洲气象机构 Severe Weather
Europe分析称,11月以来,北极涡发生了明显的减弱和分裂现象,导致欧洲、北美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低温和降雪。
德国慕尼黑12月2日的最高气温仅为-5°C,比平均气温低了14°C。
很多专家预测,今年欧洲可能面临一个冷冬。
去年欧洲人为了坚持所谓的价值观同盟,不向俄罗斯“屈服”,多穿几件毛衣御寒、缩短洗澡时间、或者洗澡只洗四个部位,算是熬过了这个冬天。
但是今年欧洲人面临冷冬的时候,还熬得过去吗?
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警告称,严格意义上来说欧洲并未打赢与俄罗斯“能源战”的胜利。
他鼓励欧洲各国政府能继续节约使用能源,想办法增加更多的能源储备供应,为即将到来的2023年寒冬做足准备。
结果呢?
能源还没储备完呢,苏伊士运河堵了,石油运不过来了!
就算绕路也要多花小20天!这段时间咋取暖呢?
我们相信,等大家冻得受不了的时候,严寒会教他们做人,到时候停战的呼声就会越来越大,大到足以让政客们无法忽视和压制的地步。
对欧洲国家来来说,本来大家对自掏腰包援助乌克兰已经很不满了,但慑于美国淫威不敢不支持乌克兰,但现在呢?
寒冬会给欧洲国家提供一个绝佳的借口,我要是再不解决能源问题,政府就要垮台了!
所以,苏伊士运河被掐断,对俄乌战场也可能带来变数,没准欧洲国家会施压乌克兰妥协,俄罗斯会躺赢。
第三是引发美国阵营分裂。
最近,美国为了保护苏伊士运河畅通,已经火速组建多国护航力量,试图为红海航线护航,恢复红海航运,行动代号为“繁荣卫士”,据说有20多个国家参加。
但问题在于,怎么护?
或者说,护航能起到效果吗?
这种护航和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护航还不一样。
亚丁湾那边只要盯紧海上的海盗小艇就完事了,发现小艇有威胁,就开几枪把他们赶走就行了。
红海这边就不一样了,是非常考验军舰防空能力的!
12月3号上午9点15分左右,美国“卡尼”号军舰正在红海巡逻,检测到胡赛武装朝以色列货轮“团结探索”号发射一枚反舰导弹。
导弹没有命中目标,考虑到后续可能出现的袭击,“卡尼”号开始为“团结探索”号护航。
中午12点左右,“卡尼”号检测到一架无人机从胡赛武装方向接近,于是开火击落无人机。
12点35分左右,胡赛武装再次发射一枚反舰导弹,导弹成功命中“团结探索”号。
你看,哪怕有美国海军的护航,胡赛武装的反舰导弹仍然击中了货轮,说明美国海军如果是被动拦截,很难百分百保证货轮安全。
所以,如果要彻底解决胡赛武装的威胁,那就要发动空袭和导弹攻击,彻底拔掉胡赛武装在岸边的反舰导弹、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发射车。
但问题在于,这些导弹和发射车都是会跑的!
也许空袭能打掉一些,但没法保证打掉所有的。
红海这个问题在于,只要有一辆发射车漏网,就能隔三差五发射一枚导弹,造成实实在在的威胁,逼迫害怕损失的船东让货轮改道。
技术上的问题好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无解。
如果必须万无一失,那除了空中打击,还必须建立一条护航线。
简单来说就是派军舰在胡赛武装可能造成威胁的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海域一字排开,为路过商船提供一个全方位的防空保护伞。
那么问题又来了,因为地球曲率的关系,军舰的雷达一般只能探测到40公里外的低空掠海飞行目标。
如果目标本身信号特征小,比如小型的无人机,而且飞得很低,那么在大海反射杂波的掩盖下,再好的军舰雷达,对这种目标的发现距离不过20多公里,很多时候甚至都不如目视发现距离。
亚丁湾有1000公里长,红海方向需要500公里,如果彻底构建一座防空网的话,没有50艘军舰想都别想。
可是上哪找50艘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军舰去?
美国的伯克级倒是有这个能力,但总共也才67艘啊!怎么可能都派到中东?
中国把052C和D以及055都算上,也勉强能凑够,但中国干嘛要蹚这个浑水?
至于武力崩坏的欧洲,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凑不出来足够的船,就算凑够了,也会极大占用各自的海军力量。
自家海军就啥也别干了,光在那护航吧。
那么如果像中国在亚丁湾护航那样,几艘商船凑一波,由一艘军舰伴随着护航呢?
也不行,商船很少接受编队的训练,而且大型商船由于吨位太大,出于安全考虑严禁参与密集编队,更不要说这种密集编队最适合胡赛武装准头不咋好的反舰导弹。
一旦漏网就能增加命中几率,命中不了A船,完全可以命中B船嘛,效果是一样的。
现在知道为啥美国组建的护航联盟接连被打脸了吧?
因为很多国家意识到,这个护航根本不可能成功。
12月19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宣布,英国、巴林、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荷兰、挪威、塞舌尔和西班牙将加入这项护航行动。
西班牙在被美国宣布列入联合舰队名单后,立刻公开否认,表示不会参入美国的护航行动;
澳大利亚更是明确表示拒绝加入美国的联合舰队,表示“我们不会派一艘军舰或一架飞机”;
法国虽然表示愿意护航,但声明军舰将会由法国指挥;
剩下的荷兰、挪威、丹麦则纯粹是买个面子,并不派船,只是派几名海军参加。
结果就是虽然美国说参与护航的有20多个国家,但其实大部分都是打酱油,这样一来,就让美国阵营的分裂表露无遗。
本来老大张罗个事,小弟们应该群起响应,但现在有人当面打脸,有人阳奉阴违,你让美国这个老大怎么当?
3 __ 谁受损,谁受益?
我们从历史上得知,苏伊士运河每一次中断,都有受损者,也有受益者。
比如欧洲受损迎来经济危机,南非则受益成为了繁荣国家。
这一次苏伊士运河的中断,受损方和利益方显然更复杂。
目前,受损方中排名第一的是以色列。
以色列的航运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已经有很多船运公司表示将暂时停止接受发往以色列的货物,并暂停对以色列的运输服务。
以色列航运商会执行委员会也表示:
“大约30%的以色列进口商品是通过红海用集装箱船运送的。这些船舶需要提前2-3个月预订,用于运送消费品或其他产品。
这意味着如果航程现在要延长,那么从远东地区进口的保质期为2-3个月的产品就不值得进口了。”
如果胡赛武装的袭击还在继续,可能在明年,以色列就会面临商品供应失衡以及严重的通货膨胀。
受损者第二是埃及。
这个国家目前全靠苏伊士运河收过路费,才能依靠廉价大饼补贴稳定统治,现在过路费锐减,如果没有新的财源的话,埃及马上会大乱。
受损者第三是欧洲。
欧洲从亚洲输入的商品与能源价格将上涨,这个前面咱们已经说过了。
当然,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同样也受到了损失,海运不得不绕好望角,增加了海运成本,也延长了交付期。
比如最近吉利汽车宣布,由于复杂的红海局势,其电动汽车销售可能会延迟在欧洲交付。
今年前10个月,中国向欧洲共出口汽车163万辆,同比增长147%。那么在12月份,可能会有一次下滑,影响中国汽车出口冲刺世界第一。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国还有中欧班列这个PLAN
B呢!
我们先科普一下对欧贸易不同运输方式数据:
空运5天,1货柜运输费用10万美元;
海运28天,1货柜运输费用5000美元;
中欧班列14天,1货柜运输费用1万多美元(国家有补贴);
这样来看,虽然中欧班列比海运贵一倍,但同样也减少了交货期限啊!
不过因为成本的原因,过去的确中欧班列有点不被看好,不过随着红海航线的中断,中欧班列似乎就成了另一个选择。
以波兰为例,海运需要35天,中欧班列平均只需12天。
如果从西安发列,到波兰马拉舍维奇,最快仅需8天,再发2天抵达德国汉堡,比海运足足快了2倍。
所以,用铁路运输相比海运虽然费用还是要略高一点,但是相比绕好望角增加的运费,替代部分商品海运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相比损失,中国地缘政治的利益似乎更大。
第一是对菲律宾。
我们都知道,2023年,菲律宾在美国怂恿下,开始狗仗人势频频在仁爱礁、黄岩岛碰瓷搞事。
菲律宾自恃有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护身,可以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了。
菲律宾认为自己是美国的盟友,其实在老美眼里,菲律宾不过是劫材,是与中方打天下劫的劫材。
现在的形势就是,中方在中东找劫材,美方在菲律宾找劫材。
但随着红海局势升温,美方在菲律宾的劫材基本耗尽,而中东却生出源源不断的更多劫材。
以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甚至公开给中国喊话,要求中国出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劝服胡赛武装不要袭击前往以色列运送物资的商船。
但中国不理会。
看中国没动静,美国也有点头疼,中国不管,美国自己的护航联盟又搞不下去,只能自己想办法。
12月19日,美国最后一只航母机动部队,最初是部署在西太平洋的卡尔文森航母战斗群放弃在菲律
宾与南中国海的任务,赶往中东。
留下了菲律宾在风中凌乱:大哥,我正和中国PK呢,你咋走了?
然后我们就发现菲律宾的风向急速转弯,同一天,菲律宾总统声称,菲中关系走错了方向——
这其实就是公开承认,菲律宾前段时间在仁爱礁碰瓷是错误的。
12月20日,菲律宾外长请求与王毅外长通话,低头认错的意味十分明显。
中国是很讲究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所以王毅还是厚道的接了菲律宾外长的电话。
虽然接听了电话,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的。
王毅说,中菲关系已经站在十字路口,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菲方务必要谨慎行事……
王毅奉劝菲方不要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下去,而应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用大白话描述就是,你们长点记性吧,都被美国人卖了两次了,事不过三,如果未来再来生事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所以下一步,大概率南海局势就能降温了。
第二,对欧洲。
欧盟最近给我们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个难题就是,欧盟领导人明确提出,中欧贸易长期不平衡是不可接受的!
长期不可接受意味着短期可以讨价还价,欧盟开出的盘子是中方施压俄罗斯结束俄乌战争。
对于中方而言,目前要满足欧盟诉求是很难的,施压俄罗斯必将破坏中俄关系,让中国与美国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自废一臂。
但是现在胡赛武装封锁了红海水道。
这条水道被切断意味着欧盟马上就要面对能源上涨,商品物价上涨。
现在欧盟好不容易通过一年多加息才慢慢将通胀控制下来,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法德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跌到42了,如果再来一次通胀怎么受得了?
如果美国搞不定胡赛武装,那么未来欧盟就只能找其他大佬去搞定胡赛武装。
天下没有免费的蛋糕。
只要能搞定胡赛武装,那么让欧盟“短期”接受贸易不平衡,欧盟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搞定胡赛武装相比去施压俄罗斯,破坏中俄同盟,对于中国而言是更为乐意的。
其实,搞定胡赛武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胡赛武装其实就是伊朗人的马甲,要不然你以为胡赛武装的反舰导弹和弹道导弹是哪来的?
以中国对伊朗的关系,中国还真的可能借助伊朗的影响力搞定胡赛武装,满足欧洲的要求。
所以,中国在这次危机中虽然也有损失,但利大于弊;而美国,则完全是弊大于利。
运河被掐引发的供应链混乱咱们就不说了,最关键的是,严重动摇了美国全球霸权基础。
美国全球霸权,就是要保证美国与同盟国在国际海域的自由航行权。
一旦出现国际海域被封堵的情况,大家默认美国是有能力用武力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胡赛武装公然剥夺以色列在最为重要的红海航道的自由航行权,同时搂草打兔子,将欧亚大部分国家在红海自由航行权也剥夺了。
大家都看着美国怎么处理,美国如果不能帮以色列解决这个问题,帮助欧亚国家恢复这个水道的通行权,那么就意味着美国全球霸权的崩塌。
全球霸权连最为重要的黄金水道的自由航行权都无法保障,那么谁会认美国的霸权?
推而广之,现在美国在南海,在台湾海峡挑衅,打着的旗号就是捍卫国际水域的自由航行权。
与南海,台湾海峡相比,红海更为重要。
结果一支小小的胡赛武装跳出来,封锁红海,然后美国却什么也不敢做。
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这么思考,未来跟着美国去南海,台湾海峡凑热闹,万一东方大国发怒,让这些国家吃个大亏。
美国连胡赛武装都不敢动手,还能指望美国帮它们去对付更为强大的东方大国?
没有狗腿子配合,老美孤零零在南海,台湾海峡捍卫所谓的自由航行权就是一个笑话。
所以,胡赛武装捅的这个篓子,直接把美国的底裤都扯了个精光。
现在美国在中东集结重兵,天天挨打却不敢还手,胡赛武装封锁红海水道,美国打不敢打,只能拉着一大票国家组建护航联盟,指望靠着人多势众吓退胡赛。
结果胡赛根本不买账,声称未来会攻击护航联盟,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美国再不动手无论如何说不过了。
动手就是打响中东第一枪,未来要抽身就难了。
这也就是美国不得不将更多兵力投向中东,连菲律宾都顾不上的真正原因。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拉着多国组建护航联盟,其中还邀请了沙特与阿联酋,结果却被沙特与阿联酋断然拒绝!
沙特为什么拒绝?
在美国邀请沙特的同时,沙特外交部副部长与伊朗外交部副部长正在北京开会哩!
在中方撮合下,中沙伊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每半年三国高级官员就要开一次会。
美国在组建护航联盟对抗以伊朗人为后台的胡赛武装,而同时美国的“盟友”沙特却在和伊朗人开会?
你品,你细品?
所以,以上七七八八盘点下来,虽然苏伊士运河被掐断,中国经济利益也有损失(中欧班列可以部分替代),但是地缘政治收益极大。
所以,苏伊士运河被掐断虽然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危机,但是有危就有机,中国只要运作得当,就一定能在与美国全球博弈中笑到最后。
按:最近两个月中美在全球博弈的来回拉锯过程详见我在知识星球的系列文章:
《菲律宾为何心急火燎在南海碰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xMTMxNjY2MA==&mid=2247528218&idx=1&sn=002444b4688512de1ea8cfb238358c32&chksm=c11c2cc1f66ba5d771eabfb28eb212c7a5511e199a5b5509211561486748a8a51ea32427f152&scene=21#wechat_redirect]《欧盟给我们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xMTMxNjY2MA==&mid=2247528218&idx=1&sn=002444b4688512de1ea8cfb238358c32&chksm=c11c2cc1f66ba5d771eabfb28eb212c7a5511e199a5b5509211561486748a8a51ea32427f152&scene=21#wechat_redirect]《红海危机的背后》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xMTMxNjY2MA==&mid=2247528218&idx=1&sn=002444b4688512de1ea8cfb238358c32&chksm=c11c2cc1f66ba5d771eabfb28eb212c7a5511e199a5b5509211561486748a8a51ea32427f152&scene=21#wechat_redirect]
《菲律宾被美国卖了两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xMTMxNjY2MA==&mid=2247528218&idx=1&sn=002444b4688512de1ea8cfb238358c32&chksm=c11c2cc1f66ba5d771eabfb28eb212c7a5511e199a5b5509211561486748a8a51ea32427f152&scene=21#wechat_redirect]